这天天气晴朗,寺院里没多少人,师父从外面进来,阿不记挂着想问的问题,就上前祈请法义:师父,业的第四个特质是什么呢?南无第三世羌佛又是如何讲法的呢?
师父道:正如我闻佛陀师父--南无羌佛的法音所知,业的第四个特质是业作已不失,就是说已经造作的善恶业,是不会坏失的,因为因果不昧,即使经过百千劫的长久时间,仍然如影随形,丝毫不爽,在因缘成熟的时候,果报必然现前,众生必须偿还这个业力。
这就像在田里播种,如果没有遇到焦芽败种或腐烂虫吃等破缘的情形,则种子一定生长而可获得果实,当然如果出现这些破缘没有成长得到果实累累,这也是它的因果;业果的原则也是这样,自己所造作的善业或恶业不论大小,因缘成熟必定会感受自业的果报。但是众生可以通过依佛教诫如法修行转换因果,如同善业筑壁起到挡土墙的作用,让善业先成熟,等证到如菩萨等圣者的地位,再来偿还恶业因果,那时会轻轻就还了。
从前佛住世的时候,波斯匿王向释迦族求婚,释迦族便将一个婢女嫁过去,婚后生了一位太子,就是后來的琉璃王。琉璃王幼年时在释迦族遭到了侮辱,骂他是卑贱的人,琉璃王大怒,当下就发了一个恶愿说:「我将來做王,一定要灭掉释迦族。」琉璃王长大后就出兵讨伐释迦族,佛陀三次坐在一棵没有树荫的树下,用暗示的方法,使琉璃王自动撤兵。当琉璃王第四次出兵时,佛陀知道释迦族人的业报已经成熟,只能为释迦族人不知忏悔而感到惋惜。琉璃王的军队攻入城后,到处乱杀人,神通广大的目犍连尊者,就运用神通力将释迦族五百人,摄入自己的钵中,送到天宫去避难。等到战争停止后,拿回来一看,结果钵内的人竟然全部化成血水,为什么呢?因为神通抵不过业力,佛陀有无量的神通、智慧,却眼看自己的亲族被杀而没有办法,这就是所作业不亡的道理,自己造业自己受,别人是不能代受的。
释迦族过去世造的是什么业呢?目犍连尊者请示佛陀,佛陀说:「过去许久以前,有一个大村庄,村内有一个大鱼池,在一个节日,村中的人将水池内的鱼都捉來吃,其中有一条大鱼,也被捉而杀去吃,当时有个小孩,他从來不吃鱼肉,为了好玩,他用棍子敲了大鱼头三下。当时那只大鱼就是现在攻城的琉璃王,所有的小鱼就是现在他的军队,村庄的人就是现在被杀的释迦族,那个没吃鱼肉的小孩就是我,我因为没吃鱼肉,所以没被杀,但是因为敲了鱼头三下,所以在释迦族被灭的期间,头痛了三天。」阿不,你听明白了吗?业已作不会消失。只要自己造过恶业,不彻底真心忏悔而从此不再造新的恶业,无论经过了多少万劫的时间,当这个恶因成熟时,是一定会受报的。你看琉璃王攻打释迦族,连佛陀拦三次都拦不了,在第四次的时候,释迦族的恶因还是成熟了。就算有神通,也同样逃不脱果报。你想一下,佛陀当初敲了三下鱼头都受报了,何妨我们无始以来杀过无数的生命。所以,我们要真心忏悔自己过往伤生害命的罪行,决定以后从此不再杀生伤命,从此不再造恶业,只行善业利益大众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只有这样,才是真正的悔改。
但是,我们只行善断恶还是不够的,我们今生有缘听闻了南无羌佛亲说的佛法,明白了因果的道理,就要依教奉行,照着去做,今生要了生脱死。如果我们这世不了生脱死,那么我们还会在轮回中流转,而下一世我们就遇不到南无羌佛住世,甚至连佛法都学不成了,那就惨了。所以,我们要想彻底的脱离这种因果业报的束缚,就必须要真诚地学习南无羌佛的说法,明信因果,如法修行学法,只有这样才能了生脱死,脱离因果束缚,在佛土长享幸福快乐,任运自如。
阿不恭敬合十:南无阿弥陀佛!
笔者:心印
文章末尾固定信息
